一日三餐加上零食,有人認為英國人常常吃得太飽。英國近年流行Fasting(斷食),以達至減肥效果。斷食是甚麼?為甚麼它會流行?
甚麼是斷食?
斷食簡單來說就是連續12小時不進食,有些人更會進一步去到14至16小時。接受斷食的人相信,斷食可以增加代謝率,令身體更健康。英國亦流行「intermittent fasting」(間歇性斷食)﹐包括5:2進食法,即是一星期內有2天只攝取低於 500卡路里的熱量,其餘5天正常進食,又或是「every other day」進食法,即是隔日戒口。專家強調,持之以恆是斷食成功之道,不建議體重偏低的人進行「intermittent fasting」。
斷食原理是甚麼?
午飯後,身體吸收大量糖份,其中某部分會被儲存體內。因為斷食每段時間相隔12小時,正好讓身體消耗之前被儲在體內的糖份,更有機會消耗體內脂肪,減輕禁食者體重。營養學家現正研究睡前豐富的晚餐會否影響健康。專家指每個人的身體對禁食的反應不同,沒有任何方法絕對適合任何人。
為甚麼斷食會流行?
不少荷李活明星都有斷食,例如2002年憑處境喜劇《老友記》得到艾美獎的珍妮花雅麗絲頓(Jennifer Aniston)。珍妮花於2019年透露斷食的習慣。表示斷食後外表和感覺有所不同。基斯柏特(Chris Pratt)﹑占美金梅(Jimmy Kimmel)等亦曾向傳媒表示有嘗試斷食。
斷食是複雜的議題,目前正在研究階段,缺乏強而有力的臨床試驗。目前大多數間歇性禁食是在動物上的研究,尚未證實對人體有益處。打算禁食的朋友,必先三思而後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