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當講起「香港﹑英國﹑蛋撻…….」大家可能會想起彭定康當年在港食蛋撻的一幕,如今這個組合的名詞或會加添一層新意義。上年十月中LOTR移民到英國的Arch一家,夫婦二人原先在香港搞Digital Marketing,來到英國才可以開始追夢——創造屬於自己的烘焙品牌——Hong Kong Bakery
要放下手中一切,對Arch來說一點也不易,但一考慮兩個小朋友的成長,英國的言論自由、法律制度、教育制度等各方面似乎確實比香港更具吸引力,而且差距或將愈來愈大。他們深知去到英國就代表要「砍掉重練」,即使在香港做到marketing高層,去到英國也很難再找到相對應的工作。與其守株待兔等工搵人,不如靠自己雙手做一番想做的事,似乎更適合自己。
自小跟媽媽學煮食的Arch初來乍到時已經想念香港食物,便開始嘗試在家中重現港式美食。由於開發時間頗多,加上疫症期間一家幾口很長時間待在家中充當試食專員,很快Arch就開發出他心目中「獨家蛋撻食譜」。目前他們是以home bakery形式經營,五月中已經開始接受訂單,住附近的客人可以Whatsapp他們,新鮮出爐的蛋撻就會立即送抵府上。
其實蛋撻最早源自英國,叫custard egg tart,香港的蛋撻是改良版,Arch向英國人推銷自家品牌蛋撻本身也是十五十六,幸好英國人反應十分熱烈,當初的決定及嘗試終於有回報,現在他們連非傳統的斑蘭味蛋撻也獲一致好評。由於Arch落地的小鎖幾乎沒有華人,成功必然是靠自身的烘焙實力,以及小鎮友善的英國人——他們習慣將自己有興趣的事物推介給身邊好友。這種小鎮文化恰巧是香港marketing上甚少發生過的,對Arch而言十分新鮮,當然亦相當有幫助。
不要看Hong Kong Bakery只開張了一個多月,就是這個小小的蛋撻,在全英lock down的日子,仍然能帶Arch一家認識當地不同的朋友,更有些客人甚至表示會帶自己小朋友來認識香港味道,對於不習慣英國氣候的港人而言,這種溫暖似乎比一盤成功的生意更珍貴,難怪他們的推廣蛋撻的口號是「Create your own Sunshine」。
目前除了蛋撻外,Arch亦有意想將香港不同的經典味道重新改良一翻再作推廣,下次出爐的究竟是叉燒酥抑或是雞蛋仔?大家就不要忘了like Facebook Page和follow IG,等他們為大家帶來一下份家的味道。
UK Lazy Bag商業名錄:https://www.uklazybag.com/business/hong-kong-bakery/
Facebook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ongkongbakeryuk/
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hongkongbakeryuk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