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我在英國留學,直至現在移居兩年,見證著英國人的飲食文化不停在變。本週讓我們一齊來看看英國人飲食的轉變。
英國人更注重健康
調查顯示,自 1974 年以來,白麵包的購買量下降了 75%,而全麥麵包的購買量增加了 85%。從以往只飲全脂奶,到現在脫脂奶的消耗是全脂奶的4倍。新鮮水果的購買量增長了近 50%,而汽水的購買量下降了三分之一。看得出來英國人比以往更注重飲食。
年青人不再青睞動物肝臟
過去英國人真的很喜歡吃肝臟。1974 年,一個典型的家庭每週購買動物肝臟36 克。但到 2014 年,這個數字下降到只有 3 克,足足減少了 92%。年輕人對內臟食物失去了意欲,亦不再懂得如何處理動物內臟。其他肉類的表現則各有不同。豬肉和羊肉的受歡迎程度略有下降,而雞肉和牛肉的消費量則分別增長了 62% 和 35%。
意大利式煮食興起
雖然意大利式烹飪在今天很普遍。但其實直至1998 年,國家食品調查才開始記錄意大利麵。從那時到 2014 年,這一類別的家庭每週購買量增加了一倍多。薄餅的增長更為顯著,每戶家庭購買的外賣薄餅數量增加了 1,000%。英國在 1970 年代初對意大利烹飪並不陌生。通心粉在維多利亞時代的食譜中相當常見,但戰亂時期打亂了意大利飲食文化在英國的發展。
更平價的食物
雖然這令人難以置信,但是隨著時間增長,在英國買餸變得更加實惠。根據數據,直到 1950 年代,英國人的收入約三分之一花費在食物上,而今天這一比例為 11%。價格下跌的原因除了日益激烈的競爭,還因為現代化的務農方法和更先進的物流技術。